本人对于所有在论坛的兄弟以专业的角度分析气筒的选购。客观事实做依据。
1、气筒的价格问题:每个人有不同的承受能力,所以对自己先定位好。有一点是肯定的,一分价一分货,关键在于对比抉择,
2、上气快慢的选择:气筒如过一级气室大,就上气相应的快些,同样打气也就重些。因为你打满一个瓶需要的做工是恒定的(表示定位W),功率也就是P,快和慢也就是时间T。W=PT是做功的计算公式。这个问题K版也说清楚过,要上气快就相应的重些。这里气筒上气快慢应该衡量的是上气效率,也就是同样的气筒,对压缩空气的气体有效利用率的高低。最简单的描述,一个用四氟做活塞密封的气筒,一开始新气筒时上气25下一个MPA,尔后四氟磨损无自补偿,也就要30-40下一个MPA,这里就是一个上气效率的问题了。对比就是这个同体积的进气,哪个气筒打气快,这就是气筒的上气效率。你说的快慢应该是这个上面去比较。
3、关于气筒软管的选择:a、一种是6MM粗的“德国进口软管”其实是纤维编织的软管,优点内径为3MM比较小,气体浪费的少,反映在气筒上就是打气快。缺点是不抗弯折。b、液压用粗软管,很多人认为耐压皮实,缺点内径太粗,气体浪费太多,打气就白费了几十下近百下。c、不锈钢编织软管,优点皮实抗弯折,不容易坏,内径是4MM的,比a种粗了1MM,同等长度,体积为a种的1.778倍。也就是软管这部分要打气上到20MPA,不锈钢的要比碳纤维的多打。d、超细钢丝编织涂覆软管,内径3MM,省气减少打气的无用铅,且钢丝编织的抗弯折,采用了a和c两种的优点结合。缺点:国内不属于国标,要订做,价格高。
4、气筒8mm快接头的选择:一种是铜的,卡紧钢珠是2MM的,单边卡紧为0.9,如果你用气瓶上足够了强度。还有一种钢制快接头的卡紧钢珠为2.5MM的,单边卡紧为1.2MM,强度远远高于铜质快接,适合于钛合金储气管的使用。防止滑脱造成危险。
5、气筒精密管的选择:一种碳钢管(又分为精轧和精拉2种),一种不锈钢管(精轧和精拉,还有抛光管——装饰用的多),一种铝合金管(觉得是不懂得机械设计的人采用的,材料的选择上搞了个笑话,不耐磨的,短时间内就无光洁度而言,特别在O圈磨损未及时跟换的情况下)。现在分析碳钢管和不锈钢管的优劣,铝管不在讨论范围内。有人说碳钢管会锈,但是为何国际上都是采用碳钢管,原因很简单:气筒工作状态就是必 须润滑,在润滑的情况下碳钢管根本不会锈。当然无润滑不懂保养肯定会锈。不锈钢管的出现是赶英超美广告,不锈是最大的亮点。关键精密管到底是该注意什么?其实关键在润滑的条件下不用考虑腐蚀问题,关键考虑2点,那就蔳ou茏拥墓饨喽群湍湍バ浴9饨喽雀撸谕拿芊馊κ褂们榭鱿拢Σ亮托。纫采伲琌圈就耐用。耐磨性如果不行,那再好的O圈也容易被拉毛的管子磨损掉,迅速坏掉。关于精拉和精轧的区别,精拉的控制内孔光洁度和直线度以及圆度比较好,精轧的光洁度较高,但是其余难保证。
6、零件的用材选择:活动件用铜的是为了保证一定的自润滑性和不容易磨损精密管。用铝的是省成本,单价和比重相差很大,一个铜件的成本是铝的3-4倍,所以售价低很正常。铁的是不能用的,会严重损坏精密管表面。
7、高压密封圈的采用:耐磨,耐温,自补偿性,硬度。同时要考虑对于的活塞头结构。
8、润滑油的选择:按好坏排列如下:液压油>发动机润滑油>硅油。菜油,缝纫机油和变压器油都是不允许使用的。切记!!!!
好了,就说这么多。希望对在选择气筒的所有兄弟有个帮助。
如有补充的高见请写出来告诉大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