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 、挠度: 挠度指的是箭的软硬程度,通常讲的是箭杆子的“软硬”,是说箭在飞行的过程中是不是容易弯曲,或者说“S”形飞行。实际使用时要注意,不同重量的箭头,也会改变整支箭的“S”形幅度,如加重箭头的情况下,S形会放大,箭头轻反之。如图:
S形的形成原因:
挠度的选择:
挠度过小即过硬,箭杆不容易变形,不容易修复箭的正常运行,容易过多的擦弓把或弓窗,箭速慢,与弓弦回弹方向即与沿着箭杆瞄准的方向偏离过大,造成瞄准的不适。 挠度过大即过软,箭杆变形过大,S过大,与弓弦回弹方向即与沿着箭杆瞄准的方向偏离过大,造成瞄准的不适,严重的话还容易断杆带来危险。
有条件的朋友可以购一台挠度仪来测试:网上也可以查到相对应的挠度和磅力对比,还有软件。如图: 
没有条件的朋友也不必担心,我大致讲一下:(以箭长80CM为例,如果减短箭杆挠度会变小即会变硬)
1、木箭:
8X800MM的适合30—40磅弓,8.5X800MM的适合40—50磅弓,9.0X800MM的适合50—60磅弓
2、竹箭:
7.5X800MM的适合30—40磅弓,8.0X800MM的适合40—50磅弓
3、玻纤箭
8X800MM的适合30—40磅弓
4、混碳箭
7.5X800MM的适合25—35磅弓,8.0X800MM的适合35--45磅弓
5、纯碳箭
卖家一般都会标明挠度,400扰度适合40---50磅弓,500扰度适合30---40磅的弓
(对于竹木箭挠度,我一般是通过称重来选,密度高重量也会大大,相应杆子也要硬,这种简单选法也能提高不少精度)
二、箭重:
箭重量比较要注意的是,箭不能过轻,容易伤弓片,接近空放,一般不低过5格令/磅,(一格令约等0.065克),以一把40磅弓,按5格令/磅计算,不低过13克为好。一般传统弓用8—15格令/磅都很正常,同样一张弓,重箭,速度慢,动能大,穿透力大,但抛线大,即箭道弯,对距离远近要计算准确。轻箭,动能小,穿透力小,但抛线小,箭更接近直线飞行,距离远近的容错率要大。
三、重心:
一支箭的重心选择,国际上公认:在靠近箭头那端2/5处。重心太靠近箭尾部,受到空气阻力和风的影响,箭乱飞,精度差;重心太靠近箭头那端,精度是有了,但是抛线过大,头重脚轻,一头往下栽,对距离测算要求严。一箭的重心可以通过杆和头和重心铅来调节。
四、直度
一支箭直不直,对精度引响很大,上下左右,弯曲方向不一致,导致天女散花的精度,有的箭,如竹杆,呈波浪状不平,但还是能正常直线飞行的,也有人通过粘旋羽来修正少量的箭不直问题。
五、箭羽长度
根据我个人多年使用经验,箭羽用的长度和箭杆长度和射 距 离的远近有关:(国际上也有公试计算)
箭羽长(大),对箭飞行修正作用大,但风偏大,箭羽短(小),则反之,各位弓友可以根据射 距 离和杆长来决定。
六、一致性
1、部件的一致性
头尾杆羽的长度、重量要一致,一般主要问题是杆的问题大,比如竹箭杆,由于天然生长,直径的粗细不一,密度也不一样,杆子的重量一至性不一样,两头粗细也不一,得精挑;木杆,也是天然材料,表面上看直径是一样,但重量相差巨大,以8X800的白木箭杆为例,轻的23克,重的36克,得精挑,另外木箭,先弯一下,有的木杆纤维是扭的;玻纤箭也一样存在明显问题,就是杆子中空有的是偏心圆,就是一侧厚簿,造成一侧软硬。其他纯碳、铝、混碳杆子一致性都比较高。
长度、重量、重心、直度、挠度、羽长都会造成精度问题,长度不一样,不利于瞄准打法的射手,重量不一致,抛线不一致,箭的落点距离不一样,重心不一致,除了落点不一致,方向也不一致,直度不一致,不知道上下左右它要往来哪去,挠度不一致,拐出去的力度不一样,飞行方向一不致,羽长不一致,近距离没有明显,距离远了,就会放大,特别是大风时。
七、各种常用箭点评
1、木箭:A:优点:传统风味,便易;B:缺点:易断,表面也容易擦伤、直度差、一致性差
2、竹箭:A:优点:传统风味,结实耐用;B:缺点:直度差、一致性差
3、玻纤箭:A:优点:直度稍好,便宜;B:缺点:箭重,没有横向纤维,容易裂杆暴头
4、混碳、纯碳:直度、一至性、结实度都比较好,区别是混碳重,纯碳箭轻。没有明显缺点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