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0001]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军用机械耐磨中锰铸钢,其化学成分(WT%)为:C:0 .75-1 .10,
Mn:6 .0-9 .5,Cr:1 .2-2 .4,Re:0 .15-0 .25,Si:0 .6-0 .8,S:≤0 .04,P:≤0 .08,余量Fe。其熔炼
采用中频感应电炉或电弧炉,碱性炉衬,不氧化法,熔炼成分合格后于1500~1550℃出钢,
在钢包中用复合变质剂为稀土硅铁FeSiRE23(用量0 .23Kg/100Kg)和钛铁FeTi30-β(用量
0 .10Kg/100Kg)人工敲碎呈φ15mm以下小块,分别称重后混合,放入钢包底部,进行变质处
理,于1450~1480℃浇铸铸件,当铸件确认完全凝固并达到1100±30℃时,即开箱入水进行
水韧处理。本中锰铸钢的承冲件可延长其使用寿命一倍以上。
摘 要 1/1 页
1
1 .一种军用机械耐磨中锰铸钢,其特征在于化学成分(WT%)为:Mn:6 .0-9 .5,C:0 .75-
1 .10,Cr:1 .2-2.4,Re:0 .15-0 .25,Si:0 .6-0 .8,S:≤0 .04,P:≤0 .08,余量为Fe。
2.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军用机械耐磨中锰铸钢,其特征在于化学成分( WT%)为C:
0 .90-1 .10,Mn:8 .5-9 .5,Cr:1 .2-2 .4,Re:0 .15-0 .25,Si:0 .6-0 .8,S:≤0 .04,P:≤0 .08,余
量Fe。
3 .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军用机械耐磨中锰铸钢,其特征在于化学成分为(WT%)为C:
0 .90-1 .10,Mn:7 .5-8.5,Cr:1 .20-2 .40,Re:0 .15-0 .25,Si:0 .6-0 .8,S:≤004,P:≤0 .08,余
量Fe。
4 .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军用机械耐磨中锰铸钢,其特征在于化学成分( WT%)为C:
0 .75-0 .85,Mn:6 .0-7 .0,Cr:1 .20-2 .40,Re:015-0 .25,Si:0 .6-0 .8,S:≤0 .04,P:≤0 .08,余
量Fe。
5 .一种军用机械耐磨中锰铸钢的制备方法,采用中频感应电炉或电弧炉熔炼,碱性炉
衬,不氧化法,熔炼成分合格后于1500~1550℃出钢,经变质处理,于1450~1480℃浇铸铸
件,当铸件已完全凝固并达到1100±30℃时,即开箱入水进行水韧处理,其特征在于:在钢
包中用复合变质剂进行变质处理,复合变质剂由稀土硅铁FeSiRE23(用量0 .23Kg/100Kg)和
钛铁FeTi30-β(用量0 .10Kg/100Kg)敲碎呈φ15mm以下小块混合组成。
权 利 要 求 书 1/1 页
2
军用机械耐磨中锰铸钢及其制备方法
[0001] 本发明涉及一种军用机械耐磨中锰铸钢及其制备方法,属于含锰铁基合金钢及其
制备方法。
[0002] 现有的含锰铁基合金钢,如我国专利申请号:86107760(申请日:1986年11月10日,
授权日:1989年10月25日,申请人:机械工业部哈尔滨焊接研究所),公开了一种可焊耐磨铸
造中锰钢。其成分为(按重量)0 .6~0 .8%C,<0 .5%Si,8~10%Mn,0 .2~0 .4%Mo,0 .2~
0 .4%V,0 .4~0 .6%Cu,2~3%Cr,≤0 .04%S,≤0 .04%P,余量为Fe。优先选择的成分是(按
重量)0 .7%C,<0 .5%Si,9%Mn,0 .3%Mo,0 .3%V,0 .4%Cu,3%Cr,余量为Fe。这种材料不
仅具有较高的耐磨性,而且具有良好的焊接性,冶炼工艺和热处理工艺简单,适用于制造制
砖搅拌机上的合泥搅刀。其不足之处是:1 .由于含碳量低,该铸件受冲击后难以产生相变,
所以耐磨性提高不多;2.由于所含合金元素(Mo,V,Cu)添加量大,其生产成本较高。
[0003] 另一种是1893年诞生的高锰铸钢(ZGMn13),它用于军用车辆的履带板、主动齿轮
及军用机械中的承冲零件,由ZGMn13铸造,并径1050-1080℃水韧处理,其组织为单相奥氏
体。传统观点认为,该钢的奥氏体组织在承受冲击疲劳载荷时,有良好的加工硬化能力,也
即零件表层将通过加工硬化而使其硬度增高,从而耐磨性提高。这样,经承受一定周期的冲
击疲劳后,表层耐磨,而芯部因未发生加工硬化而具有高韧性,表里性能的配合就具有良好
的使用寿命,因此,自1893年诞生ZGMn13钢以来,一直用于军用机械等承冲零件的铸造,被
称为典型的高锰耐磨钢。随着科技的发展,对ZGMn13钢强化机理的深入研究发现,该钢奥代
体的层错能低,在承冲过程中,极易发生位错的增殖及孪晶产生。因此学术界认为,ZGMn13
的强化机制主要是位错强化,其次是孪晶强化,而一般冲击载荷下并不发生相变。
[0004] ZGMn13的上述强化机制就必然带来使用性能的不足,主要体现在耐磨性不足和使
用寿命短两方面。测定ZGMn13某机械的衬板直到磨损失效时的表面硬度,其最高值仅为
HV500-550,其失效形式为疲劳磨损。ZGMn13铸钢件的使用性能不足,将造成生产成本较高,
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:一是所需备件量大,二是更换衬板时的停产损失较大。
[0005]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军用机械承冲件的生产可行性好、工艺简单、成本较低、
使用性能优于ZGMn13的耐磨铸钢及其制备方法。
[0006] 本发明根据军用机械承冲件的工作条件,特别依据所受冲击载荷的大小,研制了
新型的中锰铸钢,其基本要求是:为达到上述目的必 须从改变铸造锰钢的强化机制入手,因
为ZGMn13的奥氏体太稳定,在军用机械承冲件的工作条件下难以实现相变强化。而锰钢奥
氏体的稳定性取于由它的成分决定的Ms点(Ms为奥氏体向马氏体相变的开始转变温度)。根
据现有资料,锰钢的Ms点由碳和锰的含量决定,降低碳和锰的含量,即可使Ms点升高。
[0007] 本发明的中锰铸钢,其化学成分(WT%)范围为:Mn:6 .0-9 .5,C:0 .75-1 .10,Cr:
1 .2-2.4,Re:0 .15-0 .25,Si:0 .6-0 .8,S≤0 .04,P≤0 .08。
[0009]
[0010] 本耐磨中锰铸钢的制备方法如下:
[0011] 采用中频感应电炉或电弧炉熔炼,碱性炉衬,不氧化法,用氰铁熔炼脱氧。成份合
格后于1500~1550℃出钢,在钢包中进行复合变质剂变质处理,并插铝脱氧,于1450~1480
℃浇铸铸件。当铸件确认已完全凝固并达到1100±30℃时,即开箱入水进行水韧处理。可称
为“利用铸造余热水韧处理”工艺。
[0012] 制备方法中所用复合变质剂为稀土硅铁FeSiRE23(用量0 .23Kg/100Kg )和钛铁
FeTi30-β(用量0 .10Kg/100Kg)人工敲碎呈φ15mm以下小块,分别称重后混合,放入钢包底
部,用出钢钢水冲包进行变质处理。铸钢晶粒度可达4 .5级以上。消除铸造后的网状渗碳体,
并使渗碳体分散呈颗粒状。以提高铸钢的强度、塑性和冲击韧性。
[0013] 本发明的优点:由于改变了锰碳配比,添加了稀有金属,如Cr,且改变了热处理工
艺,使本中锰铸钢在服役中实现马氏体相变强化,大大提高了本中锰铸钢的耐磨性,抗冲击
性。
[0015]
[0016] 实施例1:C:1 .06,Mn:9 .50,Cr:1 .68,Re:微量,Si:0 .68,S:0 .031,P:0 .069,Fe:余
量。采用中频感应电炉或电弧炉熔炼,碱性炉衬,不氧化法,用氰铁熔炼脱氧。成份合格后于
1500~1550℃出钢,在钢包中进行复合变质剂变质处理,并插铝脱氧,于1450~1480℃浇铸
铸件。当铸件确认已完全凝固并达到1100±30℃时,即开箱入水进行水韧处理。本中锰铸钢
用于某军用机械衬板。
[0017] 实施例2:C:0 .98,Mn:7 .89,Cr:1 .48,Re:微量,Si:0 .65,S:035,P:0 .070,Fe:余量。
采用中频感应电炉或电弧炉熔炼,碱性炉衬,不氧化法,用氰铁熔炼脱氧。成份合格后于
1500~1550℃出钢,在钢包中进行复合变质剂变质处理,并插铝脱氧,于1450~1480℃浇铸
铸件。当铸件确认已完全凝固并达到1100±30℃时,即开箱入水进行水韧处理。本中锰铸钢
用于某军用锷板。
[0018] 实施例3:C:0 .76,Mn:6 .42,Cr:1 .81,Re:微量,Si:0 .63,S:0 .033,P:0 .075,Fe:余
量。制备方法同上。本中锰铸钢用于轮锤。上述三个实施例的使用效果(以ZGMn13的寿命作
为1进行比较)分别提高到2.25、1 .98和2.46倍。
[0019] 本中锰铸钢有下列特点:
[0020] 1 .可根据军用车辆和军用机械承冲件的工作条件合理地选择材料,可取得比原材
料ZGMn13更长的使用寿命。本发明对于承受高冲击载荷的零件(冲击能为2J/cm2-3J/cm2),
如坦克履带主动轮齿圈和衬板,应选用ZGMn9Cr2ReA铸钢;中等冲击载荷的零件( 1-2J/
cm2),如坦克扭力轴支座和锷板,应选用ZGMn8Cr2ReA铸钢;较小冲击载荷的零件(0 .5-1J/
cm2),应选用ZGMn6Cr2ReA铸钢。这样,本中锰铸钢的承冲件可显著的延长其使用寿命,一般
来说可延长一倍以上。
[0021] 2 .本中锰铸钢在服役中,均可实现马氏体相变强化。经测试,本中锰铸钢承冲件在
全寿命过程中,零件表面的硬度可达700-950HV,强化层的深度达2mm左右。强化层中均含有
50%左右的α马氏体。
